男生殖系结核多数是肾结核的继发病。临床上最明显的男性生殖系结核是附睾结核,从病理检查的结果看,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前列腺,附睾尾部的结核一向认为是前列腺、输精管感染所致,血行播散的可能性也很大,血播感染的病变多位于附睾头部。附睾结核的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以抗结核药物全身治疗及手术治疗为主,采用局部用药治疗附睾结核,将药物直接注入靶器官,可避免首关消除,既符合药物动力学原理,又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并发症少等介入技术的特点,是治疗附睾结核的一种方法新探。
值得一提的是局部用药与全身抗结核药物配合治疗的过程中仍要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化验尤其是ALT和WBC的变化,一旦出现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要及时处理,另外,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以防医源性感染应放在注意事项的首位。
有时附睾结核为患者唯一的症状,泌尿系造影检查和尿结核菌培养均为阴性,而附睾病变及窦道中可培养出结核杆菌。故附睾结核究竟是来自泌尿生殖系结核还是主要由原发感染经血行播散引起,还存在争论,二者均可引起,但以何者为主,尚待进一步研究。附睾结核临床上最明显的男生殖系结核是附睾结核,从病理检查的结果来看,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前列腺,附睾结核的原发灶可能在前列腺,附睾尾部的结核,一向认为是经前列腺、输精管逆行感染所致,血行播散的可能性也很大。
淋菌性附睾炎有淋球菌感染史,发病较急,局部红、肿、热、痛,尿道内有脓性分泌物,其中可查到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尿道分泌物通过多聚酶链反应(PCR)可查到淋球菌特有的氨基酸序列。衣原体所致附睾炎也可引起类似淋菌性急性附睾炎,患者有非淋病性尿道炎史,尿道内分泌物多较稀薄呈白色。阴囊内丝虫病有时可与结核性附睾炎混淆,丝虫病所引起的浸润和硬结在附睾附近的精索内,与附睾可分开,丝虫病硬结往往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改变,而结核病则改变很慢,丝虫病有地区性,患者可同时有橡皮肿及乳糜性鞘膜积液。正常的附睾有时被误诊为附睾结核,附睾头及尾部稍大或稍硬属正常现象,如果没有浸润或硬结,不能确定诊断,可随诊观察。